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中国家谱总目 中国族谱网站 福建族谱网 广东族谱网 海南族谱网 广西族谱网 中国姓氏组织 各国宗亲会网站
大马华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马华人 > 名人

林连玉

时间:2011-01-15  来源:林连玉基金  作者:

llgphoto.gif

林连玉 (1901 - 1985)

林连玉简介: l3 D0 \7 k( I9 Q


  a* }6 ?5 b! S

. w# ]# O. G: v: S
1901年08月19日
出生于中国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

1924年
以破记录成绩毕业于集美学校师范部文史地系,受挽留在母校服务。

  
1927年
因时局动乱,学校关闭而南来,先后在霹雳爱大华及印尼爪哇任抹阜任教。


1931年
“因喜在报上发表文章,引起荷兰政府的疑忌”,趁机离开任抹,应聘到马来亚巴生共和学校任教。改名“连玉”,从此沿用至去世。

; R! f7 K  g; W0 A/ m
1935年
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服务,直至1961年08月被政府驱逐离校为止,再也没有离开过尊孔(除了战争期间)。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参加雪兰莪医药辅助队,一度受伤。  


1943年
在巴生而榄隐居避难,以养猪为生。

1945年
主持尊孔复校工作,把变卖猪只的钱全部投入尊孔的建设。

( f5 K) z) _5 m2 x8 u' f
1946年10月
回中国奔父丧,这是他最后一次回中国。

1949年
推动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成立。

1950年11月
出任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主席。

P: \  T; t: a+ _7 f
1951年08月
反对《巴恩报告书》,促使教总成立。

* k2 e _; E9 N% N) i& w* M- ^
1951年09月25
申请正式成为马来亚联合邦公民。

1952年03月
促使教总积极参与教育部改编华校教科书的计划,担任咨询委员。11月,促成全马华校董教代表大会,反对拟议中的新教育法令。


1953年04月
促成马华教育“三大机构”,任“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副秘书。12月19日,出任教总主席。

  9 g: K Q5 b  @% V; ~$ O
1954年08月
以教总名义提出列华语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以教总名义向联合国申诉,请求关注马来亚华人地位问题。

  2 Z/ M9 e6 g! G* w
1954年11月
与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爵士联手努力,使教育部要在华校开英文班,把华校变英校的企图不能得逞。

1955年01月12日
率领董教总代表团在马六甲陈祯禄私邸与东姑阿都拉曼为首的巫统领导层会谈,以自治选举前不提华文列为官方语文问题以便利联盟竞选,换取联盟答应若执政将废除《1952年教育法令》,重新厘订对各民族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并增加拨款两百万给华文中小学。从此奠定了董教总代表华文教育的地位。  

$ l3 Q2 P7 O/ z0 @
1956年04月
促成全马华团争取公民权大会,通过四大要求:

  • - 当地出生者为当然公民;  
  • - 留居满五年者可以申请公民权;
  • - 凡公民义务与权利平等;
  • - 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

5 B1 M( f p7 y; j4 `5 s
1956年05月04日
应邀在爪夷文的马来前锋报发表开斋节献词,提出“非巫人要效忠马来亚,巫人要抱着共存共荣思想”的主张。

05月06日,教育报告书发表前,率领董教总代表团与教育部长会谈,争取到拉萨保证不把“最后目标”列入新法令中。

08月,巧妙利用教育部的“火炬运动”,使华人子弟普遍登记入华校就读,奠定了华文教育不灭亡的基础。#成功领导教总筹募基金。这笔基金,后来被用以建立教总大厦,在1958年建好后,它一直是华教运动的“司令部”。

  
1957年01月20日
提出教育工作者两大使命:教导学生效忠马来亚;培养孩子共存共荣的观念。

8 t1 q  O! \! o! Z
1957年08月06日
对公布的宪法表示不满意,唯认为“建国的实际工作比空洞的宪法条文更加重要”,提出应该“顾全大局”,忍让为国,信任东姑的领导。领导教总及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忙于应付华文中学改制问题、超龄生问题、学潮问题等。结果,总算是稳住了华文中学的阵脚,除一两间,都不改制,也解决了华校超龄生问题,被陈修信形容为“当前联合邦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

  ( X+ A3 e  \0 W) P5 B
1958年12月
教总大厦落成,坚持不举行庆祝典礼,以示破釜沉舟应付华教斗争的决心。

( w8 K$ w/ q* E* Q! l
1959年04月26日
领导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通过华人对教育总要求,其要点即: 0 j- a! J* ^7 ?$ N, u: E2 ?$ v

  • 各民族教育以母语为媒介
  • 各民族教育一律平等。

 


1960年08月12日
表明不能接受教育报告书,因为接受的结果,是华文中学立刻要改为英文中学,并且在七年以后英文不再是官方语文之后,又要被改为马来中学。

  , _: ^ y1 j# [8 G7 h
1960年11月05日
在全国华文中学董教代表会议上重申,“我们争取的虽然是华文教育的地位,但是我们主张各民族平等却是关怀到国家的前途。我们愿意看到这个新兴的祖国民族间和衷合作,共同建设,不愿看到互相凌迫引起争论,种下未来的祸根。”“我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5 N# O3 ]" h7 t4 l1 m/ u
1961年03月15日
他在教总工作委员会议上指出:“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


1961年08月10日
在教总理事扩大会议上秘指当年曾争取到拉萨答应不把“最后目标”列入教育法令中。

    5 B# u9 H6 e- a
1961年08月12日
获内政部通知将要褫夺他的公民权。理由是:   l* w( z4 `- t  w% k

  • 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的教育政策,有计划的激动对最高元首及联合邦政府的不满;
  • 动机含有极端种族性质,以促成各民族间的恶感与仇视,可能造成动乱。他被迫展开一场历时三年的法律斗争。

 

5 [1 g: A9 S$ M1 ^; ~, Y- Y0 c
1961年08月22日
被教育部长取消教师注册。

  F; F# h/ ~4 G" r8 e8 H
1961年08月24日
被内政部宣布为禁书。

  $ p8 L: t- I1 K0 \# l! N; ?0 j
1963年07月初
《回忆片片录》(第一集)由教总出版。

  0 D9 U2 R( y' N8 k$ J' a
1964年10月23日
公民权正式被褫夺。


1964年11月16日
接获通知公民权已被褫夺,接受报界访问时表示:“我个人的利益早置之度外,为华文教育牺牲永不后悔!”  


1979年
双眼患眼疾,严重影响视力,屡医无效,从此开始他足不出户的生活

3 W3 l% E$ O# W; ~" Z' s; G6 r" n
1980年12月25日
出席教总庆祝成立29周年暨庆贺元老80大寿联欢宴会,受到热烈欢迎。发表演说指出,他已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了。


1984年01月30日
就前教育部华文组视学官钟敏璋女士的一篇有关赞扬他与沈慕羽的文章,著文指出:“马来西亚到今日还有华校继续存在,不要忘记华校教总的功劳。”

  
1985年11月
因为东姑的一篇文章有歪曲史实、污蔑教总之嫌,特为文驳斥,指出:“争取民族的权益是神圣的任务,我们永远不会屈服的。即使不幸遇到滥用权力者辣手摧残,仍然昂起头来,顶天立地,威武不屈地奋斗到底!”


1985年12月18日
溘然长逝。

3 A" x% G, ^6 l$ B l: e& E" W& @
1985年12月21
日灵柩在万人陪送下,从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出发,环绕吉隆坡市区游行5公里。在旧飞机场路福建义山入土为安。

 林连玉先生于1901年在中国福建永春出生。1927年,因时局动乱,他由中国南来,先后在(霹雳的)安顺、爱大华、(爪哇的)任抹、(雪兰莪的)巴生、加影任教。1934年11月起到吉隆坡尊孔中学服务,除了战争时 期,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岗位,直至1961年被政府吊销公民权及教师注册证,被驱逐离校为止。

林连玉先生早年毕业于集美学校师范部文史地系,由于求学机会难得,所以在校绝不浪费光阴,课外时间,总是拼命阅读,并打破当时集美的记录,以“九十生”的辉煌成绩轰动全校。所谓“九十生”,就是每科都达到九十分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林连玉先生加入雪兰莪医药辅助队。

在吉隆坡受日军轰炸时这支医药辅助队表现了他们勇敢的献身精神,每当空袭警报解除,他们便开车到被炸的灾区,发挥了扶死救伤的责任。后来他们跟随英军撤往 新加坡,在日军炮弹横飞的时刻,他们依然随时待机而发,从吉隆坡到新加坡,都有他们英勇活动的踪迹。林连玉先生更曾经两度险些命丧战火之中。

马来亚沦陷后,林连玉先生曾被雪州教育局调派至士拉央侨民学校担任校长六个月。当时蝗军几乎见老师就杀,林连玉先生被迫把学校关闭,到巴生而榄的一个树胶园里养猪过活。

1945年,日军投降,马来亚光复。这时候的尊孔中学除了那座经受战火蹂躏的空壳,一切设备荡然无存、疮痍满目,林连玉先生毅然负起复校的工作。首先先向附近的学校借校舍暂时上课,然后修葺尊孔校舍及购置校具,将学校从废墟中一点一滴重新建设。

为了取得基金办校,他不惜把辛苦养大的猪只变卖,宁愿自己挨饿,出钱出力,也要为莘莘学子谋福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华校教师的待遇十分菲薄,病了没钱医,死了没钱 料理后事,有者甚至因生活压迫而投河自尽。这时,有一位在尊孔中学教书的老师,骑上脚车到吉隆坡每一间学校,号召教师组织公会,图谋自救,终于在1949 年组成了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这位发起人就是林连玉。

林连玉自1950年起连任10年主席,成果累累:
① 对内:筹建会所,使教师会经济基础永固;实行福利制度,使退休、去世的会员家属不致陷入绝境。
② 对外:为华校教师争取公积金,争取新薪津制;通过教师节宴会提倡尊师重道,提高教师地位。

“林连玉为华教赴汤蹈火,应居第一功。每次事情发生,他都身先士卒,奔走呼号,可说无役不与。” --- 沈慕羽(董教总顾问)

1951年,英殖民政府抛出《巴恩报告书》,建议以英、巫文学校取代华、印文学校。林连玉挺身而出,召开全马华校教师会代表大会,共谋对策,掀起强大的反 对浪潮。大会除议决向钦差大臣提呈备忘录反对巴恩报告书之外,亦决定筹组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壮大维护华校力量,为日后的华文教育运动设下了“司令部 ”。


1953年,林连玉出任教总主席,这期间正是我国历史经历大变动的时 代。反殖民的浪潮汹涌澎湃,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响彻云霄。1954年,殖民议会通过《1954年教育白皮书》,规定所有华小都得开设英文班。他看出这是蚕 食华校的手段,因此决定捋虎须,批龙甲——向英殖当局宣战!但,反对已通过的法案,在紧急时期是可能被捕的啊!“我忝居教总总领导的地位,我不入地狱,谁 入地狱?”于是他托妻寄女,作好被捕的准备,愤而发表《反对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宣言》(这里指的方言学校就是华文学校)。宣言发表后,果然惊动了殖民政 府。钦差大臣麦基里莱爵士,更于10月28日亲临尊孔中学,特别会见林连玉。

1955年1月,林连玉率领董教总代表团在马六甲陈祯禄爵士私邸(陈祯禄乃马华公会发起人),与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会谈。从此奠定了董教总代表华文教育的地位。

1956年,《拉萨教育报告书》提出“一种语文,一种源流”的教育政策的最后目标。林连玉就此向拉萨交涉,拉萨亲口答应有关目标不会列入1957年教育法 令中加以执行。殊不知,此目标却借着1960年的《拉曼达立报告书》借尸还魂,规定非马来文的中学、小学(华校或印校)改制,否则取消津贴,华文中学几乎 陷入绝望的处境。

林连玉挺身而出,他说:“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大力反对改制,鼓吹华人社会办华文独立中学。

最后,华文中学的体制得以保存下来,但林连玉却被褫夺了公民权和教师注册证,理由是:
“故意歪曲教育政策,煽动各民族间的恶感和仇视。”

林连玉深谙组织之道,对各社团及个别人物的性格及作风也了如指掌,每当危机发生,他就游走各造之间,奔波协调,化解无数危难。

宣判华校死刑的“1952年教育法令”通过后,林连玉费尽心思,巧妙的促成全国董事、教师和马华(华人政党)代表之间的合作,组成“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通称“三大机构”),依靠集体的力量,把华校挽救回来。

林连玉虽是主要的推动者,但事成后,他总是退居幕后,把功名让给别人。

由于领导教总取得一连串的成就,林连玉声誉鹊起。但是,初见林连玉,很多人都会大失所望,因为他瘦骨嶙峭,不修边幅,头发不梳如茅草;面皮乌癯,皱纹密布,一口烟屎牙;穿着随便,喜穿白衫衣,外披浅绿色或土黄色之大衣长裤,从不结领带,脚上穿的是平底胶鞋。

虽然其貌不扬,但,这副瘦弱的身躯,却凛然带出一股坚毅、刚正和大无畏的气节,使认识他的人,都受他感召。

英殖最后一位钦差大臣麦基里莱,曾当着林连玉的面前承认说,政府的教育政策行不通,都是教总反对的结果。而陈修信(马华公会发起人陈祯禄儿子)在较后时的一次谈话中,也指林连玉先生是“当前联合邦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

马来亚联合邦(马来西亚独立前的名称,当时尚包括新加坡)酝酿着要 争取独立时,林连玉公开表明衷诚支持,并重申:“为了国家独立,准备忍辱负重。”他积极促使教总参与教育部改编华校教科书的计划,使其具有马来亚化的色 彩。并呼吁华文教育工作者教导小孩效忠于马来亚,培养小孩共存共荣的观念。

独立前,华族无论在文化教育或经济上都超越其他族群,因此林连玉也吁请政府纠正马来亚各民族经济状况不平衡的现象,给予巫族辅助,还呼吁华人伸出友谊之手,协助友族在文化与经济领域迎头赶上。

1956年5月4日林连玉应邀为爪夷文UTUSAN MELAYU撰写以《心理的建设》为题的开斋节献辞,公开提出:各民族要以马来亚为第一家乡,要成为一家人,共同建设国家。

林连玉被剥夺公民权事件曝光后,轰动了全国上下,许多团体纷纷呼吁 政府收回成命不果,林连玉在林碧颜律师的协助下,长达三年的法律斗争,官司从吉隆坡打到伦敦,再从伦敦打回吉隆坡,最终还是无法扭转局面,1964年10 月,政府正式公布褫夺林连玉的公民权。对此,他仍坚定的表示:“为华教牺牲,永不后悔!”,

林连玉先生将其一生奉献给华文教育和华人社会,最后是两袖清风。当他被迫离开教育岗位后,生活陷入困境,但他仍然处之泰然,置生死于度外,充分体现“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气度。

此后20年,他再不能参与华教工作,但仍继续关心时事,1985年11月,因东姑的一篇文章有歪曲史实、污蔑教总之嫌,当时已是85高龄,还特为文驳斥。1985年12月18日病逝。

林连玉毕生致力于国家的团结、民族的平等;他将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奉献给华文教育。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奋斗精神,是马来西亚华族世世代代的风范,大家于是尊称他为 -- “族魂”

1985年12月18日,林连玉先生溘然长逝,震撼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亦遗留无限的哀痛与怅然。

林连玉的灵柩停放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打破中华大会堂成立六十年以来的惯例;也从来没有一位老师如他,能引发数万人前来瞻仰其遗容,并造成万人空巷的陪送出殡场面。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前教授郑良树博士于1985年就曾说过:“从建国以来,华族社会尽管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情,但是,那些都只是供‘白发渔樵江渚上 ’闲聊的资料。在青史的记录里,华族社会几乎一直在交白卷。司马迁当年撰述史记时,把万世师表的孔子升入世家;如果今天要我来撰述大马华族史的话,我会把 林连玉先生从列传里编进世家的第一篇。”

03.jpg

04.jpg

05.jpg

07.jpg

08.jpg

09.jpg

12.jpg

15.jpg

24.jpg

print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17 马来西亚华裔族谱中心
网站赞助:吉隆坡广东义山 网站维持:华研
网站游览人数: